欢迎光临乐竞·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全国
全国咨询热线:020-752-4537

切换城市

全部城市

联系我们

乐竞·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广东乐竞·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Q Q:457734573

电话:020-752-4537

邮箱:lejingsports@jsanhejx.com

当前位置: 乐竞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乐竞·体育官网福建晋工机械:工匠精神在车间一线转化落地

时间:2024-07-01 01:57:05 作者:小编 点击:

  乐竞·体育官网福建晋工机械:工匠精神在车间一线转化落地中工网讯 自动化混装生产线上,崭新的待装部件整齐排列,装配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晋工机械生产车间内,由劳模、工匠乐竞·体育官网、技能大师带领技术团队联合研发的智能混装生产线月投产以来,大大提高了产能和质量。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产品销售同期增长30%以上。

  9月28日,晋工机械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一派火热的景象。而在车间一角,熊小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张文中泉州工匠工作室、吴景毅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标识牌十分醒目。

  劳模、工匠工作室建在车间,沉在一线个工作室均设在车间生产一线,工人生产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到工作室解决,工人如果要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可以到工作室查阅资料。”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福建省劳模、晋工机械生产总监熊小平表示,3个工作室集合了劳模、工匠、技能大师等企业技术核心力量,任何生产难题都可在这里得到破解,成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三驾马车”。

  福建省劳模熊小平(左二)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试制车间指导职工熊小平是江西宜春人,中专毕业后,曾在宜工集团工作10年,上过“职工夜校”,当过学徒工、操作工。2002年,加入晋工机械,从质检员、装配分厂厂长、品管部主管,到生产总监,在个人成长的同时,熊小平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出了一批徒弟,徒弟们成长为车间主任、技术骨干、生产经理等。

  “以前单线装配,占用车间场地多,生产环节繁琐,人工成本高,新生产线实行智能化装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谈起自动化混装生产线,熊小平立即打开话匣子。他介绍说,在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联合攻坚下,从新品研发,到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再到转化落地,仅用了3个月时间。当时,为了不断完善设计图纸,大家边做边改,常常改到凌晨一两点。

  据悉,这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大工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立即传输到下一道工序,从小型装载机到大型叉装机,都可以生产。以前单线分钟。像这样的技术革新、工艺改进,不止一例。目前,公司产能一年可达8000台。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如何将工匠精神转化为生产力,引领企业创新创效?晋工机械公司工会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匠心文化,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创造、创效,形成企业重视、工会主导、劳模工匠引领、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

  熊小平、张文中、吴景毅在车间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晋工机械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下,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差异化产品创新、技术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等。近年来,在装载机、叉装机、轮式挖掘机等领域的研发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获得48个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叉装机系列产品,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该系列产品连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为福建省单项冠军产品。2019年,公司创新技术产品农用轮式挖掘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新开发的12吨轮式挖掘机、40吨叉装机陆续量产,完成装载机AT变速箱开发;负责起草国家标准3项并于今年7月份实施,目前公司已参加或负责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9项。

  技术创新的路上,撒满了职工在技术攻坚道路上的汗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公司新产品试制车间主任、钳工高级技师吴景毅,在一款9吨级别的全液压轮式挖掘机试制过程中,先后提出46项改进方案,研制出一款全新的软轴换挡装置,使新产品的换挡操作更舒适,每台成本下降1000余元。其中,新型和电子油门一体控制阀还申报了专利。这款产品成为公司未来几年生产销售和创造利税的主导产品之一,订单甚至排到隔年7月份。

  公司技术部经理、机械工程师张文中,完成多项轮式装载机、轮式叉装机等产品开发,完善晋工装载机从2吨到8吨级产品系列化。其中,JGM825前移式多功能叉装车属国内首创。他先后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2018年,获晋江市职工发明创新成果一等奖、第十届国际发明展“发明创业奖”银奖。2019年,张文中被泉州市总工会命名为“泉州工匠”。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公司职工新申报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截至目前,现有专利62件。

  公司先后出台《晋工机械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实施办法》等激励制度,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工艺革新、技术改进以及参加全国、省、市技能竞赛,组织职工参加泉州市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二元制”工匠人才培育,进行学历再提升和评定技能职称等。

  2019年以来,公司奖励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职工80多人次,发放奖励金额近10万元。例如,技术中心的吕志忠、张达斌参加全省工会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技术部王斌的发明专利“一种前移式叉装车”参加晋江市十大发明创造竞赛,荣获一等奖。张达斌在全省数控车床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被授予福建省“金牌工人”。晋工机械现有职工600多人,在工匠精神催化下,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型职工队伍正茁壮成长。2020年,公司新增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人。公司现有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26人,取得人社部门发证的中、高级人才在泉州装备制造行业数量领先;今年新增泉州高层次人才3名,目前共14名,其中,第二层次1名,第三层次2名,第四层次5名,第五层次4名,第六层次2名。(李亮 柯碧霞)